再次夜巡台海!1996年台海危机后,解放军空军是如何超越台湾空军的?

2020-03-20 17:59 军武次位面
  • T大

这是大伊万买过的多款便携音箱中,超级好玩的一个! 将它放在不同材质的物体上,音质会不一样,放到玻璃桌上,声音很清脆、洪亮;放到木桌上,低音悠扬,声音浑厚;放到纸箱书本上,颗粒感很强,有种听复古唱片的感觉。点击 下图了解详情👇👇👇

根据台媒报道,3月16日夜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出动多架战机,在台湾海峡上空展开日常军事训练与巡逻飞行任务。随后披露的细节则显示,解放军空军的战机再度“紧贴台海中线飞行”,而台空军也不甘示弱,迅速起飞了驻嘉义第4联队的F-16V型战斗机、驻台南的第1联队的F-CK-1“经国”号战斗机等多批次战斗机升空,担任警戒任务。海峡上空一时波诡云谲好不热闹。

但是“台海之夜”这么一个新闻,在大陆这边并没有引起多少人关注。不过这也并不奇怪,毕竟从大面上来讲,各位读者老爷最近恐怕最关心的还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所带来的“复工复产”类问题而不是台海问题;从以往的情况来讲,去年解放军空军围绕台湾宝岛搞出来的操作实在太多,把大家的阈值提到了一个挺高的水平上,区区一个在海峡上空组织夜训显然不够刺激;再从装备和战术的情况来讲,台湾地区空军那点家当在解放军空军跟前也的确不够看,所有人的心思与对标也早都根本不在“超过台湾地区空军”上了。因此这事没人关注也正常。

去年轰-6K多次绕岛巡航

海峡上空独特的作战环境

但是,要让大伊万来发表观点的话,咱认为在刨除了可以作为第一轮火力准备的火箭军、空军战略航空兵因素后,在空中战役的组织和实施上,该重视的东西咱们还是要重视一下的。毕竟从台湾海峡这么一个预设战场的战场环境来看,对于进攻一方始终“不太友好”;而从解放军空军与台湾地区空军的装备对比来看,一个非常反常规的情况是其实两岸的空军实力对比发生根本性的逆转、其实也没有多长时间。起码比大多数人所想象的要近得多。

说台海这一预设战场对进攻方的战役布势“不太友好”,主要因素是从军事地理的角度来讲,台湾海峡连带台湾本岛正面较窄、纵深较有限。毕竟台湾本岛从南到北也就不到四百公里,从福建沿海到台湾东海岸甚至普遍只有三百余公里,整个战役地幅只有约12万平方公里左右。

台湾基本没有什么战略纵深

这个战场容量对于进攻一方、尤其是需要组织进攻性空中战役的一方来讲实在太小,容纳不了多少战机同时进入战场实施攻势制空或对地遮断作业。如从在特定作战方向上建立空中战斗巡逻区来看,整个台湾本岛围绕着台北、台南两个主攻方向,也就堪堪足够建立两个空中战斗巡逻区,一次性需要出动的制空战斗机是大队级别的。两个主要作战方向加起来只需要两到三个航空兵旅即可完成,再往上累积叠加的话就容易出现边际效应了。

而作为实施防空拦截作业的一方,台海的防御方倒可以采用小机群、多波次的出动手段,建立频繁而颇有层次的防空拦截线,在空中战役中充分发挥内线优势,利用机动开设的防空雷达与地导部队,对进攻方的遮断机群实施有效拦截,对进攻方建立起来的战斗巡逻区进行充分且有力的袭扰。

因此,跟大多数人想象的“单纯比数量”完全不同,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台湾海峡上空可能爆发的空战就不再是“靠数量压倒对手”了,反倒有较大的可能性呈现出对单机乃至单人技战术水平要求高、战斗较短促、战事较为迁延、攻防节奏转换极快的特点。

海峡两岸空军实力此消彼长

因此,如果咱们从如上推论来考察两岸空军的实力对比,很容易就会发现,两岸空军力量对比实现“完全逆转”,可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前后耗费了我们多少的心血啊!

如今的解放军空军让台湾望尘莫及

1996年台海危机,解放军空军占优势

当然,又和大多数人想象的不太一样,虽然很多人都将1996年的“台海危机”视为两岸实力差距最大的阶段,但实际上在二十四年前的那次“台海危机”,我们在战术空军的实力上反而还是占据了一定优势的:

“台海危机”时解放军空军的苏-27SK

毕竟当时的台湾地区空军,其主力作战飞机还是F-5E“虎II”和F-CK-1“经国”两种“万金油”式的轻型战斗机,作为当前主力的F-16A/B Block20以及让台军又爱又恨的幻影-2000-5不是刚刚少量交付、还没形成战斗力,就是还安安稳稳地呆在生产国的生产线上。

F-5E“虎II”

相比而言,解放军空军那个时候虽然同样是实力不济,但是好歹在战术飞机上有一个半团的苏-27SK打底(尽管妥善率堪忧),具备比较可靠的超视距拦射能力,而咱们当时主要考虑的战术问题则是F-CK-1“经国”号有没有整合“天剑-2”中距空对空导弹、“天剑-2”到底是不是主动雷达制导的第四代空对空导弹。总的来讲,当时真正对台湾海峡总体战局有影响的,其实是作为局外“平衡手”的美军航母战斗群加部署在上面的舰载机联队。

F-CK-1“经国”号

21世纪头几年,台湾地区空军占优势

而两岸空军的实力对比相差较大的阶段,反而是21世纪初的头几年。当时台湾地区空军已经完成了F-16A/B Block20与幻影2000-5的列装工作,且F-CK-1“经国”号也普遍进行了升级,第三代战斗机机队骤然膨胀到300架以上。

台湾装备的幻影2000-5

同时,本世纪初台湾地区空军还在大肆更新其空情保障与防空拦截指挥系统,先后采购了多部AN/FPS-117型远程警戒雷达、AN/TPS-43低空补盲雷达和AN/TPQ-36A低空监视雷达,尤其是在2004年,台湾地区空军祭出了军购“大手笔”,除了收到了2架先前订购的E-2T“鹰眼2000”型预警机,还收到了一部AN/FPS-115“铺路爪”大型远程警戒雷达,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强网”系统建设开始铺设具备上世纪末水平的自动拦截数据链,风头一时无两。

E-2T“鹰眼2000”型预警机

而当时的解放军空军还处于苏-27SK/UBK的列装完成没几年、歼-11的批产接近尾声的阶段,这两种型号尽管可靠性较好,但是性能反而是落后的。新锐的苏-30MKK和苏-30MK2则刚刚收到不久,至于歼-10A系列战斗机,当时才刚刚完成试飞。最关键的是,解放军空军的所有第三代战斗机加在一起,其数量与台湾地区空军的第三代战斗机也只能堪堪达到一比一的比例,甚至在部分机队上(如苏-27SK/歼-11A)质量还略有不如。

1998年3月23日歼10才成功完成首飞

虽然在当时的咱们看来,解放军空军在装备建设上堪称是“捷报频传”,不时有各种好消息传来,但现在来看的话,其中究竟有多少辛苦和汗水是真的不知道。

2005年以后,解放军空军反超

当然,从2005年之后,伴随着解放军空军歼-10A机队的逐步铺开列装、歼-11A和苏-27SK以及苏-30MKK机队的快速成熟,两岸空军的实力对比开始逐步发生改变。尤其是到“第一个十年”结束时,解放军空军的第三代战斗机数量相比较台湾地区空军,差不多已经做到了1.5甚至是2:1的比例。

解放军空军歼-10A机队

只不过当时的解放军空军在技战术水平上,距离台军装备的F-16A/B Block20、幻影-2000-5两种机型并未真正拉开代差,而两支空军在战术水平上的差距,也远远没有现在这么大。而台湾地区空军在丢失了机队规模优势后,改为吹嘘“技术优势”,认为凭借台军飞行员先进的技术装备、过硬的战术能力足以压制解放军那大而不精的空军,就是这一思维的体现。

台湾装备的F-16A战机

2010年以后,进一步拉开距离

不过,快速发展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很快打消了台湾地区空军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尤其是在21世纪第2个10年开始,解放军空军的装备发展越来越快,技术水平的提升越来越迅速,基本上达到了一日千里的水准:

歼-10B型战斗机

在装备建设上,比台湾地区空军的装备领先半代的歼-10B型战斗机在2013年开始量产并列装解放军空军、歼-10C、歼-16尤其是歼-20型战斗机则在2014年到2018年分别开始小批量试产试装。但不管是哪个机型,都是靠台湾地区空军那点已经逐渐显现出疲态的第三代战斗机完全对付不了的;在技战术水准上,解放军空军从2011年底开始举办的“金头盔”个人空战对抗、在同一时段开始举办的“红剑”等大规模合同战役演习极大地锤炼了部队的战斗力,且伴随着空军作战指挥系统与大量战略级作战支援飞机的入役,使人民解放军空军组织大型空中战役的水平提升极快。

金头盔竞赛提升了空军战斗机飞行员的战术水平

而相反地,台湾地区空军这时候反而陷入了装备建设青黄不接、短板频现的境地:

台湾空军这时的主力仍旧是幻影2000和F-16

首先是咱前文提过的,以F-16A/B Block20和幻影-2000-5两种机型为代表的战术空军已经完全无法和三代半战斗机抗衡,更不用说去对抗四代机了;其次,是台湾地区空军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花大力气更新和建设的“强网”系统、各类地面雷达站的技术水平已经落后,尤其是各型号战管、警戒雷达技术水平停留在九十年代且长期未能得到更新;最后,则是台湾地区空军在大规模空中战役的组织和协同上举步维艰,尤其是在机间战术数据链的建设上长期处于举棋不定的状态,目前也只实现了F-16A/B系列战机与E-2T预警机的交联。

这一时代的台湾地区空军,倒真的是无论从总体规模,还是部队一级的作战水平,抑或是单机战斗力,全都已经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远远地甩在后面,两岸战术空军的总体实力对比,自然也是到这个时候才真正地实现了完全翻转。

未来的变数

当然,从本质上来讲,目前两岸空军的装备建设还在持续进行,而台湾地区空军自然也不可能甘心“承认失败”,必然会有新一步的建军策略出台。如最近美军决定为台湾地区空军将F-16A/B升级到F-16V、甚至还要出售66架最新型的F-16V Block70-72,就是其中最新动向。

台湾升级的F-16V战机

后续甚至不排除向台湾地区空军拿出更大的军售动作,协助台湾地区空军实施技术和战术上的全面革新,以继续“以武拒统”。关于这些军备方面的动向,我们将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人:凤凰号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