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日本军队中的军曹是怎样的级别?为什么能指挥一个炮楼?

2019-11-08 09:43 老周的深度军事
  • T大

李三万

摘要:二战时期,日本军队中的军曹是怎样一个级别?和一般国家中的士官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军曹能够能指挥一个炮楼?

二战时期,日本军队中的军曹是怎样一个级别?和一般国家中的士官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军曹能够能指挥一个炮楼?

日本军队的军衔体制和其他国家很不相同,明治维新之后1870年日本政府统一军制,效仿西方制度设立了军衔等级制度。这一制度带有很浓的日本特色,而且一直延续到1943年,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简单介绍一下日本军队的军衔制度,分为长官(军官)、长官相当官(军佐)、普通士兵和专业士兵四大类。

其中长官又分为将官、上士官(佐官)、士官(尉官)三等九级,也就是将官三级:大将、中将和少将;上士官(佐官)三级:大佐、中佐和少佐;士官(尉官)三级:大尉、中尉和少尉。

长官相当官(军佐),比较特别,有点类似于文职,又分为将官相当官、上士官相当官、士官相当官三等八级,将官相当官两级:总监(相当于中将)和监(相当于少将);上士官相当官分为三级:一等正(相当于大佐)、二等正(相当于中佐)和三等正(相当于少佐);士官相当官分为三级:一等官(相当于大尉)、二等官(相当于中尉)和三等官(相当于少尉)。

普通士兵分为准士官、下士官、兵三等七级。其中准士官就一级特别曹长(相当于准尉),下士官分为三级:曹长(相当上士)、军曹(相当于中士)和伍长(相当于下士);并分为三级:上等兵、一等兵和二等兵。

专业士兵和普通士兵一样,分为三等七级,其中准士官相当官一级:上等工长(相当于准尉);下士官相当官三级:一等工长(相当于上士)、二等工长(相当于中士)和三等工长(相当于下士);兵分为三级:上等兵、一等兵和二等兵。

由此可见,军曹就是相当于其他国家军队的中士,军曹上面有相当于上士的曹长,下面有相当于下士的伍长,“军曹”这个称谓应该是从我国古代军制里找来的名词。现代军队有一个说法,把士官叫作是“军队之母”,不过日军中的“士官”其实包括了军官和士官,只有下士官才是相当于其他国家的“士官”。之所以把士官称为军队之母,因为士官是一支军队的基石,无论任何时候,只要还有士官,很快就能重新拉起军队,而且还和原来那支部队差不了太多,如果没有士官,那就相当于要重新从头培养一支军队。

我军在建国前,没有全面正规化时,在艰难困苦的岁月里,当然也没有士官这个说法,但是一次次把队伍撒出去重新扩充,也都是把老部队缩编,军官相应降级,带上一批老兵为骨干,很快就又能重新扩大部队,这里面这些作为骨干的老兵,其实也就是作为士官来使用的。这方面对军史有兴趣、有研究的,都知道我军在历次扩充中,尤其是在抗战时期的扩充中,老兵所发挥的骨干作用,以及有没有老兵,有多少老兵,都对部队扩充有多大的影响,那么把这些老兵骨干代入士官概念的话,就可以知道士官对于军队的作用。

日本,去掉历史仇恨的因素,不得不承认这个国家在近代现代化过程中,各方面发展确实比我们快,军队建设也同样如此,虽然名字不同,但是军曹这个级别,确实就是军队中有承上启下重要作用的士官阶级,有着“兵头将尾”之称,是由普通士兵中经过选拔,得以有更长服役经历。由于服役期相对更长,训练也就更充分,通常都是比普通士兵更专业和更有经验的职业士兵。相对来说,年纪也比普通士兵要大一点,在这个年龄段性格会更沉稳一些。

军曹这个词有泛指和特指两层意思,特指就是指相当于中士的军曹,泛指就像我们所说的士官,包括上士、中士和下士,军曹泛指也包括了曹长和伍长。

另外多说一句,日本也有士官这个词,相对士兵指兵,士官就是指官,所以日本的士官不是我们所说的士官,而是军官的意思,之所以要说这个,就是因为有些人以为日本士官学校就是学出来当士官的,实际上日本士官学校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军官学校,而不是培养士官的军校。

在日本军队当中,军曹负责指挥最基层的战术单位,就是班一级的作战分队,分队长通常由军曹担任,可以是曹长,也可以是军曹,曹长还可以担任排级作战分队的副队长,协助少尉小队长进行指挥。日本阶级体系很严格,官就是官,兵就是兵,曹长是唯一可以代表士兵,跟军官交流的位置,非常重要。

另外,当时日军的飞行员——说明一下,二战时日本没有独立的空军,空中力量分别属于陆军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除了各级单位的指挥官,普通飞行员基本上也都是曹长和军曹。

军曹指挥的班级分队,基本上是十二个人,四个机枪手和八个步枪手,而且在这十二人里面,还有伍长、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这样四个级别,一个班区区十二个人,就分出了五个等级,足以见得当年日军在军队编方面的严谨。虽说机枪手有四个人,但只有一挺轻机枪,四个人组成了一个机枪小组,除了小组长作为主射击手,再加个副射手,其他两个负责装弹。另外八个步枪手就简单了,全部都是配备步枪,一人一支三八大盖。

再来说说,当时的炮楼是什么情况?

当年的炮楼看上去给人一种要塞的感觉,其实,里面也不过就十几个人罢了,相当于一个班,有的时候比一个班的人数多几个,一般炮楼里的守备兵力最多不会超过二十个人。是当年侵华日军在占领区后方设置的警戒单位,基本是三线部队在负责执勤驻守,一般是一个班级分队的日军,带一个排级的伪军值守,那么负责人当然是军曹,他本来就是班长,负责带分队执行战斗任务和日常训练,伪军更要听他的,伪军么,就是团长,见到个普通日本大头兵,不也得点头哈腰的?

所以,军曹刚好可以指挥这样级别的小队,再加上军曹的战斗经验非常丰富,是指挥一个炮楼作战的不二人选。当年因为八路军没有重武器,即便是砖石结构的炮楼,八路军都很难攻克。在太平洋或者东南亚战场,日军是绝对不会修建炮楼这样的防御工事,在美军的优势炮火下,炮楼简直就是活靶子,不要说飞机轰炸了,也不用105毫米榴弹炮,有75毫米山炮,甚至步兵连配备的60毫米迫击炮,两三炮也就基本上将炮楼给轰平了。

这样来看,军曹无论是军衔还是权力都是日军军官中的最底层,但是他们最不缺的就是经验。当然了,如果这些人能够再进入军事院校深造,肯定能在军队中步步高升,也不会出现他们这些人的资历甚至都远超他们上司的情况了。日军当年是有严格规定,没有经过士官学校的专业教育,就是你经验再丰富,战功再大,也是绝对不可能进入军官阶层的。

责任编辑人:张岩松 PN02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