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两大新武器:核鱼雷和核巡航导弹威力如何

2019-01-25 18:06 晨曦防务
  • T大

众所周知俄罗斯行为处事的一贯作风就是“简单粗暴”,总是喜欢不走寻常路,采取在旁人看起来颇为独特的手段直截了当的解决复杂问题,这一特点在武器装备研制领域同样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爆炸当量超过5000万吨的“大伊万”超级核弹、能够搭载数百枚各型导弹的“海上军火库”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满载排水量超过30000吨的“海水搬运工”台风级战略导弹核潜艇等等,倾情奉献出了一系列充满暴力美学的经典大杀器,让广大军事爱好者们久久为之津津乐道。

近年来由于乌克兰、叙利亚局势的一波三折、持续发酵,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也是愈加紧张,再加上美国又嚷嚷着威胁退出中导条约,加速推进新一代核武器、反导防御系统和太空战能力建设,又一轮的全球军备竞赛大有呼之欲出之势。然而以俄罗斯目前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老实说想跟财大气粗的美国比赛烧钱显然是相当不明智的。但是就此服软、坐以待毙也不是北极熊的正常打开方式,寻找性价比更高、威慑能力更强的反制手段成为俄罗斯亟待满足的紧迫需求。

好在“办法总比困难多”,2018年俄罗斯军方正式对外公开了最新研制的两大王牌武器——“波塞冬”核动力鱼雷和“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顿时引起了西方国家的高度紧张。按照俄方的说法,这两款武器拥有近乎无限的续航能力和无与伦比的隐蔽性能,可以规划出错综复杂的巡航路线,从对手意想不到的方向对远在地球另一端的目标实施毁灭性打击,堪称是神出鬼没、令人防不胜防的“灭国神器”,而且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还没有掌握能够与之媲美的同类武器系统。

其实早在几十年前美国苏联都开展过核动力飞机的研制,美国还提出了“冥王星”核动力巡航导弹计划。不过由于当时核动力系统的小型化水平不高,再加上推进系统排出的废气会造成强烈的放射性污染,最终都只得无疾而终。“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从曝光的画面来看,其体积结构还是相当紧凑的,并不比传统远程巡航导弹大出多少,超低空飞行穿越人迹罕至的西伯利亚、北冰洋、加拿大荒原奔袭美国本土,就算有一些核污染也影响不大,还避开了阿拉斯加的美军反导基地,可谓一石二鸟、一举两得。

波塞冬核动力鱼雷

至于“波塞冬”核动力鱼雷,实际上应该算是一种体积庞大的无人潜航器,直径达到2米,长度超过30米,只能由一艘核潜艇以外挂的方式携带一枚。使用核战斗部可以攻击美国沿海港口造成大面积的核污染带,使用常规战斗部则可以打击航母战斗群等高价值海上目标。这两款“灭国神器”的出现,为俄罗斯增加了在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海基战略导弹核潜艇、空基战略轰炸机)之外新的战略威慑手段,部署成本也相对较低,算得上是经济适用型“大杀器”。

作者:刻雨无痕

责任编辑人:吴雨洪 PN011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