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式标准反恐姿势:AK接手雷 人质怎么办?
- T大
原标题:俄式标准反恐姿势:先用AK扫射,接着上手雷 人质:我怎么办?
衡量一个解救人质的反恐行动成功与否的标志很简单,即人质被完好无恙地成功救出,最坏的情况也仅是受伤。但如果人质伤亡过半,那么这场解救行动即为失败。
2002年10月23号,来自车臣分裂组织的40余名恐怖分子突入到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大楼剧院,将里面的850多平民扣为人质,他们的诉求是俄罗斯军队必须从车臣共和国全部撤走。转眼过去了4天,俄罗斯派遣俄罗斯著名的阿尔法特种部队和军警,使用化学麻醉剂先将剧院内所有人先行麻醉,遂将恐怖分子逐一杀死。行动中尽管有40名恐怖分子被杀死,但有近130名无辜平民因麻醉剂量过大导致无法承受而死亡。一度被认为俄罗斯历史上最失败的反恐行动。
转眼到了2004年的9月1号,这是别斯兰第一中学的孩子们第一天上学的高兴日子,然而车臣恐怖分子再次袭来,进入这所学校将1200人扣为人质,人质里有老师、学生、送孩子上学的家长等。在同恐怖分子僵持了两天后,俄罗斯派出阿尔法特种部队、信号旗特种部队等强力部门执行人质解救任务。在俄军同恐怖分子交火期间,甚至连愤怒的学生家长也手持轻重武器射杀恐怖分子。事件结束后,俄军击毙了31名恐怖分子,但仍有333名人质死亡。
种种事件暴露出俄罗斯在防范恐袭与解救人质的能力上存在严重缺陷。俄罗斯人的"粗放式反恐"时常遭世人调侃。俄罗斯军队痛定思痛,不断进行军事训练和改革,提高其处理人质危机和应对恐怖袭击的能力,这一成效非常明显。
时值海盗活动猖獗的2010年,5月5号,一艘名为"莫斯科大学"的油轮在亚丁湾海域被遭到索马里海盗攻击,随后海盗攻占了该船,船员便向附近的海上相关船队发出求援。收到求救信号的俄罗斯海军"无畏级"导弹驱逐舰"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号"立刻前往搭救。登船的俄罗斯特战队员在船员们的密切协作下成功抓捕十名海盗,己方无一人伤亡。
但依然有人认为俄式反恐一如既往地展现出粗放特质。
为保证俄罗斯2018世界杯足球赛能安全举行,世界杯开始前的日子里,来自俄罗斯联邦安全局(FSB)的特战分队进行了一场针对性演练。
为使载有"恐怖分子"的"敌方车辆"停止前进,进行跟随并载有FSB的车辆满满接近"敌车",旋即FSB队员掏出AK步枪一通扫射。这还没完,FSB紧接着用破窗炸药将"敌车"车窗彻底炸碎,又往里扔了一颗手雷便扬长而去。如果真得发生这种事件,相信敌车里的人除了死还是死,若有人质的话,只能吃哑巴亏了。
近年来,数次反恐行动已表明俄罗斯的特种部队是全球反恐领域的重要角色,被劫持的人质也大可不必发出这样的感叹:"糟了!俄军来了!"(利刃D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