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国耻 铭记历史:戳穿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十大谣言

2018-12-12 19:59 幂谈天下
  • T大

null


12月13日,81年前的今天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制造了南京大屠杀,大屠杀持续了六周造成30万同胞遇害,其罪行可谓是罄竹难书。作为中国人应该永远牢记这段历史,但是在牢记历史的同时,也要分辨真伪。网上一些所谓历史真相根本就是谣言。而这些谣言有的是国产的,有的进口的。


俗话说,造谣的动动嘴,辟谣的跑断腿。下面笔者根据媒体报道以及查阅到的资料为您一一戳穿这些谣言:文章较长,总共将近1万字,共分为10个部分,每个部分即是一个谣言。


咱们先来说进口的吧,进口的是指日本右翼分子编造的谣言。


一、南京大屠杀是捏造出来的

null


《产经新闻》刊载的系列报道中称,部分曾在1937年进入过沦陷后南京城的旧日军军官和士兵均作证称“当时城里没有人,因此也不可能有过大屠杀”


日军侵华战争历史学者森正孝:东京审判中,有11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出庭作证,还有来自“难民区”(国际安全区)的“第三者”作证,如美国牧师马吉、医生威尔、金陵大学教授贝茨等。除出庭作证者的证言外,还有众多证人的宣誓证词,以及来自“难民区”的资料、法院尸检报告、慈善团体埋葬记录、犹太教拉比的书状等,证据充分。


东京审判中国检察官向哲濬之子、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向隆万:东京审判强调人证物证,被告人也享有充分的权利,检方和辩方人员都是国际化的。审判中,有关南京大屠杀的人证物证数量众多,其中外国人的证词尤具说服力。


二、大屠杀都是后来编出来的

null


百田尚树:“1938年,蒋介石大肆宣传日本进行了南京大屠杀,但被世界无视。为什么呢?因为根本没有这回事!”“在远东军事审判中,南京大屠杀像亡灵一样又出来了,那是美军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


历史学家、东京大学名誉教授石井明:事实上,南京大屠杀经当时留在南京城内的外国媒体记者报道,引起了国际社会对日本的谴责。问题是,在日本国内,由于舆论受到严厉管制,日本媒体对事件真相完全没有报道,所以当时日本民众对日军的残暴行径完全不知情。


而据朱成山在1991年2月发表在《抗日战争研究》的《"南京大屠杀最早出自纽约时报》一文介绍:南京大屠杀最早披露于1937年12月15日美国记者斯蒂尔在《芝加哥论坛报》,后被《太阳报》和《纽约时报》转载,12月18日《纽约时报》德丁也作了报道。英国记者田伯烈于1938年8月出版《外人目睹之日军暴行》时,郭沫若还作了序。


三、被害人数不可能有30万

null


右翼政客长谷川三千子:“南京大屠杀”是被炒作出来的事件。中方宣称,日本1937年12月占领了当时中国的首都南京,从占领之日起至1938年初屠杀了大量中国军队俘虏和平民。关于遇害者人数,中国当局宣称达“30万人”,在战后的东京审判中也被认定为有“20万人”。这些数字都是荒唐可笑的。


南京大屠杀历史学者、日本铭心会会长松冈环:所谓只有20万人其实是指南京的“难民区”(国际安全区)。右翼分子谈及这点时却丝毫不提“难民区”这回事。其实“难民区”只是南京城的一小部分,并不能代表整个南京。


森正孝:当时处理尸体的崇善堂和红万字会的记录显示,仅这两个团体就处理过约15万具尸体。考虑到大量集体屠杀都在长江边进行,许多尸体被抛入江中无从统计,最终受害人数近30万人。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会长朱成山:日军南京屠城30万人的暴行是经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审判日本战犯军事法庭认定的法定事实。根据后来发现的各种资料,大屠杀遇难者肯定超过30万,而且“只会多,不会少”。


证据有二: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关于南京大屠杀部分审判的节录:“据后来估计,在日军占领后最初六个星期内,南京及其附近被屠杀的平民和俘虏,总数达二十万人以上。这种估计并不夸张,这由掩埋队及其他团体所埋尸体达十五万五千人的事实就可以证明了。根据这些团体的报告说,尸体大多是被反绑着双手的。这个数目还没有将被日军所烧弃了的尸体,投入到长江,或以其他方法处分的人们计算在内。”


1947年3月10号,中国国民政府国防部组织的“审判(日本)战犯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大规模集体屠杀共有28案,屠杀19万多人;零星屠杀有858案,屠杀约15万人。总计日军屠杀中国战俘与难民达30余万人。


四、“百人斩”是日本媒体杜撰的

null


松冈环:不仅当时媒体有报道,两名当事人回国后也曾亲口告诉家人,自己“在战斗中杀了超过百人”。根据我多年探访日本侵华老兵获得的信息,当时日军虽然也在战斗中用刀杀死过中国军人,但更多情况下,所谓“战斗中杀敌”其实是抓当地农民“试刀”的残忍暴行。


朱成山:南京审判日本战犯军事法庭对“百人斩”的判决具有法定的严肃性、有效性和正义性。日本法院判决战犯遗属败诉,使日本右翼为侵略历史翻案的图谋未能得逞。


五、杀害的是军人不违反国际法

null


一桥大学历史学教授吉田裕:学界对“便衣兵”的说法其实早有定论。当时日军仅凭“眼神凶恶”等所谓特征甄别“便衣兵”。但当时军纪规定,如果怀疑敌军伪装成平民,要经过军事法庭程序才能作出判定。


森正孝:当时有一些弃军装换便服的士兵,但其目的不是为战斗,而是为逃过日军的暴虐处置。这些人已经丧失反抗能力,被日军俘虏。当时日军对俘虏不留活口,会立刻处死,其中多数人在长江边被屠杀。有关这方面的记录、证言数不胜数。日本当时已加入《海牙公约》,其中明确规定对俘虏应给予人道待遇,日军的做法完全违反了这一公约。


石井明:有史料证实,日军曾闯入当时由欧美管理的国际安全区,抓走并杀害了很多士兵和平民。在南京城区,日军也无差别地杀害了很多士兵和平民。国际法规定不能杀害俘虏和平民。日方声称杀的是伪装成平民的便衣士兵,这完全是为逃避责任而进行的狡辩。


朱成山:根据《海牙公约》,当时中国军人只要放下武器就应被视为俘虏,不管其是否换成便装。尤其是,国际安全区是不允许携带武器者进入的,因此日军在那里抓走并杀害所谓“便衣兵”是完全违反国际法的。


六、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日本人出资

null


2013年在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同胞遇难76周年之际更是甚嚣尘上——“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最初是日本社民党委员长田边诚,于1980年代访问南京时再三要求建立的,当时中方以资金不足为由‘消极对待’。田边为此捐献了3000万日元,其中870万日元用于建馆,其他不足由中方补全。”


“建馆同日本人毫无关系!”时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说,1982年,主持中央工作的邓小平曾指示:“日本岸信介要搞满洲建国之碑……我们就要到处搞日本侵略之碑,以教育广大人民,教育子孙后代。”岸信介系日本前首相,曾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甲级战犯嫌疑犯。应该说,邓小平提出针锋相对的斗争策略,催生了省及南京市顺应人民呼声、筹备建馆的决策。


“1983年11月,省委、省政府正式批复南京市建馆、立碑和编史同步进行方案,由时任南京市长张耀华挂帅亲自抓。”当年参与筹建的市文化局退休干部周新民回忆说。


1985年3月,邓小平视察南京。在听取纪念馆筹建情况汇报后,欣然在长1.2米、宽0.6米的宣纸上,题写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16个大字,表达了一代伟人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坚定态度。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8号门,设有捐赠墙,镌刻着中外捐款者姓名和捐赠额,其中中方占绝大多数。记者计算,日本共有6人、10个团体捐款,总金额1773万日元和2.9万人民币。但反复寻找,未见田边诚其名。连捐23万日元的日本友人后藤守名字都在列,若田边诚果真捐了数百万乃至上千万日元,一定榜上有名。


新华日报记者检索了当时报纸,也未见捐赠消息。即使田边诚真捐了3000万日元,按当时汇率换算,不过30多万人民币,于建馆也是杯水车薪。


“建馆资金主要由南京自筹,财政拨款至少200万元。”今年82岁的张耀华对记者说,记得后来国家文物局补助了20万元、省财政支持了40万元。


周新民也回忆,当时建馆资金确实紧张,除上级支持外,大都靠张耀华市长在市里协调筹措。张耀华有句名言:“就是当裤子,也要把馆建起来!”建馆事关民族尊严,南京人怎会“消极对待”?


据朱成山介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一期、二期工程,是东南大学中国建筑大师齐康院士设计的;三期新馆,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研究院院长、建筑大师何镜堂院士设计的。他说:“不管哪一期工程建设,都没有日本人出资。至于对纪念馆的小额捐赠,也都以刻在馆里捐赠墙上的方式公开。主要是中国人的捐赠,也有外国人包括日本人的捐赠,但数目都不大。”


记者搜索到,国内传播大都源自微博认证为“新浪财经日本站长”蔡成平年初的一条微博:“中国人只知道日本死不认罪,又有谁知道纪念馆是日方再三提议、且主动出资、并负责设计修建的呢?”并链接了日本维基百科上述内容,自此在网络疯传。上周,记者通过微博向蔡成平求证,但到截稿前未得到回复。


那么,日文维基百科“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条目又来自何方?记者多方考证,发现引自日本政客浜田幸一的《日本をダメにした九人の政治家》。浜田生前是自民党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反华政治家。由于该书影响力有限,目前暂无中译本,书名可译为《让日本不行了的九名政治家》。该书1994年出版,此后近20年从未被任何专业研究者提及,以日本人在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上的“锱铢必较”,也从未拿其作为“证据”,足见此说毫无可信度。


维基百科是开放式编写,任何人都可以撰写甚至篡改内容,不可盲目轻信。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员胡卓然提醒说,谣言最怕求证,如田边诚1982年还不是社民党(当时叫社会党)委员长,当选是1990年代的事。只要上网搜搜,就能找到疑点,不致以讹传讹。


由此可见,“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由日本人出资修建”系谣言。


接下来,就是国产的谣言的了:


七、韩国人参与南京大屠杀

null


谣言出处为《“南京大屠杀”攻城部队4成是朝鲜人》,以下内容为该文节选:


1937年,南京城因中华门城墙守城士兵打磕睡被日军攻破,第一个登城的就是高丽联队。在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之后,有5支日军因为“作战勇敢”受到日本天皇的奖励,其中就包括前面提到的高丽联队,一个就是完全由3万朝鲜人组成的“鲜人部队”。战后远东法庭审判时,松井石根说在南京首先开始进行大屠杀和强奸中国妇女的,就是其下辖、同时也是最早进入南京城的“高丽联队”。有证据显示:在所有攻占南京城的日军部队中,朝鲜人所占比例高达40%!战后,很多日本人的回忆录中都提到过朝鲜军人对日本的“忠诚”。而这样的忠诚在中国人眼中就是残忍!南京大屠杀期间,《朝日新闻》曾登载了一张日本随军记者在南京所拍的照片,标题是“南京之战中的朝鲜勇士”。其主角出生于忠清南道,叫李虎巴,日本名字是武藏正雄,是参与南京大屠杀的日本15师团朝鲜联队的军曹。


朱成山的《南京大屠杀期间有朝鲜籍军人组成的日本军吗?》论文对此有详细解读:


从文章内容来看,该文作者对攻占南京的日军作战序列根本不了解。


据史料记载,1937年12月1日,日本最高统帅部下达了华中方面军的战斗序列令,命令以松井石根为华中方面军司令官,下辖上海派遣军(先由松井石根兼任司令官,后改由朝香宫鸠彦任司令官),以及柳川平助为司令官的第十军侵攻中国国民政府首都南京。而这两支侵华日军部队,又下辖了来自名古屋、岐阜、丰桥、静冈的藤田进第三师团,来自金沢、富山、敦贺、鯖江的吉住良辅第九师团,来自丸龟、松山、德岛、高知的山室宗武第十一师团,来自仙台、高田、新发田、若松的荻洲立兵第十三师团,来自京都、福知山、奈良、津的中岛今朝吾第十六师团,来自东京、甲府、佐仓的伊东政善第一O一师团及其他部队,来自熊本、大分、都城、鹿儿岛的谷寿夫第六师团,来自久留米、大村、小仓、福冈的牛岛贞雄第十八师团,来自宇都宫、水户、高崎、松本的末松武志第一一四师团,还有来自福山的国崎支队山田铁二郎的步兵四十一联队。在上述所有的日军部队的建制中,并没有“松井石根的第十五师团”。


“高达40%是韩国人”这种说法更是不靠谱


假设当时真有一个联队(约5000人)为朝鲜人组成,但按当时攻占南京的日军部队总数约20万人来计算,也达不到40%的比例。就算有一个由朝鲜人组成的师团(3万人)也只占日军兵力的15%。但事实上根本不存在这样的师团。1938年1月5日,日本陆军省提出实行朝鲜人现役志愿兵役制的计划。2月18日,日本内阁通过决议,决定实施朝鲜志愿兵制度。2月22日,日本以敕令第五十九号的形式公布了朝鲜特别志愿兵令。12月7日,朝鲜总督府陆军志愿兵训练所第一批400名学员训练后毕业。12月10日入伍日本驻朝鲜师团下属部队。从上述资料上看,在1937年12月至1938年1月的南京大屠杀期间,日本陆军省提议在朝鲜实行志愿兵役制,这个提议当时还没有得到日本内阁批准,而朝鲜第一批陆军志愿兵训练毕业入营,更是在南京大屠杀发生一年后的1938年12月,因而说南京大屠杀期间有朝鲜人的日本军参与是站不住脚的。


根据维基百科介绍,日军第十五师团第一次编成于日俄战争时的1905年(明治38年)4月1日,1925年5月1日取消番号废止,其后于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8年(昭和13年)4月被再次组建。8月份自上海登陆中国大陆。南京大屠杀发生时间是1937年12月13日-1938年1月。当时十五师团还没组建如何能参与南京大屠杀?


实际上关于南京大屠杀有“朝鲜部队”参与的问题媒体早有报道,2009年7月出版的环球时报引述韩国《朝鲜日报》网络版12日报道称,中国网民撰文表示,“南京大屠杀的主犯是韩国人,当时日军的40%是韩国人,松井石根15师团中的韩国联队最先强奸中国妇女”。有韩国学者认为称“南京大屠杀主犯是韩国人”没有根据。至于中国网民帖子中所列出的参与南京大屠杀的“朝鲜人名单”,这些名单其实是韩国民族问题研究所和亲日人名字典编纂委员会于2005年公布的韩国亲日派名单,与南京大屠杀并无关系。2010年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长朱成山在接受环球网访谈时,朱馆长对此进行断然否认。


但令人遗憾的是以“‘南京大屠杀’攻城部队4成是朝鲜人”为搜索词在网上搜索,仍然能找到大量类似的帖子。


八、台籍士兵参与南京大屠杀

null


中新网4月15日电据台湾《旺报》报道,先前网上传出有支“台湾师团参与了1937年南京大屠杀”。


对此,台湾辅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何思慎14日澄清,日本一直到1942年才允许台湾人当志愿兵,1943年才允许台湾人当海军志愿兵,1945年才在台湾开始全面征兵,而台籍日本兵几乎都被派往南洋参战,因为日本人也不放心派台湾兵到中国大陆作战。


所谓“台湾师团”是指: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为了增援日军上海派遣军,日军台湾军以台湾步兵第1、第2联队和台湾山炮兵2个中队组建成支队,由台湾守备司令重藤千秋少将担任支队长,因此称为“重藤支队”,同时也叫“台湾旅团”。到了1938年时,重藤支队又划归日军华中派遣军,支队长由波田重一少将担任,因此也叫“波田支队”。1939年时,支队正式改为“台湾混成旅团”,旅团长由饭田祥二郎少将担任,并配合日本海军入侵海南。桂南会战结束后,台湾混成旅团划归日军华南方面军。1941年2月7日,台湾混成旅团扩编为第48师团,由土桥勇逸中将担任师团长。1941年11月6日,编入第14军,后投入到太平洋战场。至此,台湾旅团基本结束了入侵中国的作战。


据《熊本兵团战史》介绍称“台湾旅团”(也就是日后的波田支队)与第6师团、第106师团一样都是熊本兵团。其中台湾步兵第2联队、台湾山炮兵联队士兵全部由熊本县人组成,台湾步兵第1联队由九州其它地方的人组成。淞沪会战、武汉会战等一系列作战所补充的兵员,全部来自于日本九州。因此该旅团并非像网上所说的是由中国台湾人组建。


编造出台湾旅团由台湾人组建,是“中国人杀中国人的惨剧部队”,不仅有违史实,而且大大伤害了两岸同胞之间的感情。


九、“满洲国”军队参与南京大屠杀

null


有帖文称伪满洲国1931年成立后,伪满洲国军队就开始在东北协助日寇镇压中国军民,而1937年入侵华北,满洲国军队就是先锋队。解放后由于“民族团结”的原因,满洲国军队的暴行就被有意掩盖了。进攻南京的不只有日军呢。就目前掌握的情况,日本在首期投入上海的陆军部队遭受重创之际,一面动员国内的预备役军人充实留守师团建制,一面又满洲国军入关参战。入关满洲国军的战斗序列传闻有“于佳芷山部”和“张尔佳海鹏部”等较大的单位,以及从靖安军抽调的一部。其中“于佳芷山部”即满洲国军奉天警备军(第一军管区)所抽调的部队组成的旅级单位,相当于日军当时的支队,已经被证实的参加南京屠城战。


台湾学者在《黄花岗》在线杂志上撰文:满洲国“于佳芷山部”首次被发现,系在1937年9月21日,顾祝同致何应钦电中提到“罗店方面:攻击苏村以北之敌,约五六百名,系东北人”。又在1937年9月26日电文中再次证实“松井续向东京求援,已经陆省批准,由伪满抽调驻扎营口、凤城一带最精锐之‘芷山部’警备队一万二千人来沪”。何应钦在1120号密电中也提到“伪满于‘芷山部’四千余人,昨晚在杨林口、狮林登陆”。


显然,这一部满洲国军在淞沪会战中的表现得到了日军肯定。故而当11月底,日军抗命越过苏嘉停火线进攻南京的时候,便特意将“于佳芷山部”与日本陆军第十八师团混编,一同进攻。为什么要提这个混编呢,因为这个十八师团的番号乍一看尽管给人以常设师团的假象,实际上只是一个历史不长的复活师团。真正的十八师团已经在1925年的宇垣裁军中消逝,1937年的十八师团是用剑兵团的留守部队编成,充斥大量的预备役人员,纪律涣散,战斗力也值得怀疑。所以日军希望以作风顽强的满洲国军“于佳芷山部”为榜样,让这个复活的师团迅速成熟起来。这个混编的部队在1937年11月30日攻陷广德,12月8日攻陷芜湖,随即强行军,竟然在12日之前与日军第六师团、十六师团汇合,合击南京中华门。实在是大屠杀期间最为活跃的部队之一。


笔者查阅“满洲国”军的作战序列根本就没有作者所提到“于佳芷山部”和“张尔佳海鹏部”,只有“于芷山”和“张海鹏”。


于芷山,原东边道镇守使。918事变时辖姜全我、廖弼臣、田德胜3个步兵团和曹秉森骑兵团。1931年10月15日,于芷山打着“保境安民”的旗号,将东边道镇守使署改称为“东边道自治保安司令部”,将所部扩充为2个步兵旅、3个骑兵团和1个卫队团。这部分军队成了伪奉天警备军的基础。1937年被于芷山被认命伪治安部大臣。


张海鹏,原洮辽镇守使。918事变前辖4个骑兵团。1931年10月1日,张海鹏投敌自任“东北保安边防总司令”,将所部扩编为8个支队(相当于旅)。1932年4月编为伪洮辽警备军。1933年出任伪热河省警备司令部司令长官兼任伪热河省长。不久担任溥仪的“侍从武官长”。溥仪对张海鹏非常信任,走到哪儿将其带到哪儿,数次出访日本和去安东(今丹东)等地“巡幸”,都是张海鹏负责护驾。


这两人一个是伪治安大臣,另一个是伪侍从武官长,有可能亲自带兵亲临一线打仗吗?就算亲自带兵,也不能就带一个旅吧。“于芷山旅”有可能就是隶属于靖安军的伪奉天守备第一旅,因为于芷山曾担任过伪奉天守备军司令。


靖安军,是由日本在东北的移民组成的部队。根据资料显示,1937年11初,当时淞沪会战正酣,日军深感兵力不足。关东军命令靖安军2个旅,奉天守备第1旅在旅顺登船南下协助日军作战。11月9日登陆杭州湾,靖安军归“满洲军之父”佐佐木的18师团序列,沿太湖南一路西进,国军全线溃退,11月20靖安军日占领宜兴、长兴两镇。短暂修整后25日占领了泗安,突破了国民党军第一道防线,直逼广德前沿阵地界。靖安军此役表现出较强战斗力,随后就协助日军拿下芜湖。就此再无大动作,南京失守后全部调回东北。

null


至于上文提到的会同第六师团、第十六师团攻击中华门更是胡说八道。而实际上进攻中华门是第六和一一四师团。从日军的作战地图来看,进攻南京主城只有第六、十六、九、一一四4个师团也根本没有第十八师团。十八师团在12月11日被调往杭州方面。所以配属其作战的靖安军也是不可能进入南京城内,参与大屠杀的。


综上,帖文指为满洲国军参与南京大屠杀是彻底的谣言。


十、建国后到改革开放之前不讲南京大屠杀


2013年12月18日,一篇《曾“消失”的南京大屠杀》以《大学教授:南京大屠杀在国内曾是禁区老师不讲》的标题在网上广泛传播后,立即引发轩然大波,并惹来网友质疑。而标题中所提到的大学教授,正是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经盛鸿。


当晚,他回应了外界对报道中的质疑,并对光明网澄清:“我说1982年之前对南京大屠杀的宣传教育不够,教科书也不提,并非指的 ‘全部教科书’都不提”。


在该报道中,经盛鸿讲述了他当初所经历的没有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教育。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经盛鸿曾就读于南京大学,先后在哲学系和历史系读书,其中在历史系研读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生,也是文革后最早的一批研究生。他在报道中如是说道,“可以说我一直在南京求学,但我们的老师从来不讲南京大屠杀,教科书也不提,任何中国近现代史的书籍都不提。”


就是这句“教科书也不提,任何中国近现代史的书籍都不提”,引起了网络上舆论的激烈反弹。当年的书籍中真的没有记录这段历史吗?

null


网友@林家闷葫芦在微博上发了两张当年的课本截图,一张是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年版北京市初级中学试用课本《中国历史教学参考资料第三册》,第110页红笔画出:日寇在南京杀人罪行,“据首都敌人罪行调查委员会调查结果,我惨死同胞约三十万人。”;另一张是高级中学课本《中国现代史》(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1960年第一版,1960年第二版),显示第57页上也清楚记载了“南京大屠杀”内容,“12月13日,南京陷入敌手。在南京,日本侵略军对和平居民进行了灭绝人性的烧杀淫掠,一个多月里,被害的和平居民不下三十万人。”


18日晚,经盛鸿在接受光明网采访时回应了质疑,他说,这篇报道的内容,是在一年前接受采访时的表述,他并不知道会在今日刊登,“我说的是,1982年之前对南京大屠杀的宣传教育不够,教科书也不提,但并非指的是‘全部教科书’都不提,”经盛鸿表示,如果因为这个表述给读者造成误解,他感到非常遗憾。


经盛鸿称,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宣传,1982年是一个节点,此前,因种种原因,对南京大屠杀的宣传很不充分,我接触到的许多历史教科书甚至不讲。例如,1958年版《中学历史教师手册》“中外历史大事年表”中,1937年内容只有“日军侵占上海,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简单记述,全然不提“南京大屠杀”。而该书在1927年大事中,倒有蒋介石“四一二大屠杀”记述;1975年版《新编中国史》“历史年表”中,1937年也只有“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南京防御失败”记载,“南京大屠杀”仍是只字不提。


改革开放之前历史书上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叙述

null


1959年8月北京市初级中学试用课本《中国历史教学参考资料第三册》这样记述:日寇在南京杀人罪行,“据首都敌人罪行调查委员会调查结果,我惨死同胞约三十万人。据谷寿夫判决赛:我军民被敌集体射杀者十九万余人,此外零星屠杀,其尸体经收埋者十五万余具,被害总数在三十万以上。”


196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高级中学课本《中国现代史》第57页,记载:12月13日,南京陷入敌手。在南京,日本侵略军对和平居民进行了灭绝人性的烧杀淫掠,一个多月里,被害的和平居民不下三十万人。”


1960年,南京大学历史系部分教师生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调查,编写了一本约7万字的小册子《日寇在南京的大屠杀》。


1961年,李新、彭明、孙思白、蔡尚思、陈旭麓主编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第三卷,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对南京大屠杀也有比较详细的记述,与胡华的《中国革命史讲义》成为高等院校编写中国现代史教材的蓝本。


1979年南大历史系在1960年《日寇在南京的大屠杀》基础上编写的《日本帝国主义在南京的大屠杀》。


对社会的教育宣传也未停止


1951年,郭士杰的《日寇侵华暴行录》由联合书店出版,“南京大屠杀的惨痛回忆”位居篇首。


1951年2月,南京市以控诉南京大屠杀暴行为中心,开展了规模浩大的反对美帝重新武装日本的控诉活动。3月8日,12万妇女走上街头,举行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示威游行,控诉南京大屠杀暴行。


1965年,中国美协江苏分会、南京图书馆、南京博物院联合举办了“纪念伟大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展览会”,展览会中有“许多揭露日本侵略军当年血洗南京的罪行的照片”(《上海、天津等地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廿周年,开展文艺宣传教育活动,歌颂人民战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1965年8月30日。)


1965年《历史教学》第7期上,中学教师李克毅撰写的《在中国现代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阶级教育》写到:“讲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我就着重指出日本帝国主义企图灭亡中国的野心,列举出日本侵略军在南京城内进行灭绝人性的烧杀淫掠等惨绝人寰的罪恶事实,以加深学生对帝国主义的认识和仇恨"。


也许是经老先生没记清楚吧,1958年2月高教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革命史》教材,清清楚楚写着南京大屠杀中日寇的罪行。


综上,改革开放之前不讲南京大屠杀的说法是错误的,也是站不住脚的。


谣言并没有止于智者,有的谣言仍在传播。(幂谈天下,张幂)


笔者才疏学浅,在写作此文时参考了大量的资料,并得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教授的指点以及朋友们的帮助,特此表示感谢。

责任编辑人:凤凰号 PN013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