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俄系外形!苏-57发射的隐身导弹原来这么有来头
- T大
苏-57“扔”的Kh-59MK2,原来这么有来头
张亦驰
前段时间,俄罗斯媒体首次公开了苏-57打开内置弹舱投弹的画面,这也让该机弹舱门“有问题”的谣言不攻自破。其实,这次公布视频,俄罗斯媒体主要想介绍该机的另一大亮点:可以投放隐身的防区外发射Kh-59Mk2导弹。
俄罗斯公开了苏-57发射Kh-59Mk2的视频。
Kh-59是俄罗斯研制的一款经典的防区外发射导弹,自诞生以来进行过多次改进,射程不断增大,导引头不断升级,制导方式也在不断完善。不过,如何让这种导弹适应隐身时代的作战要求则是一个问题。早在2015年的莫斯科航展,俄罗斯方面首次推出的最新改进型Kh-59MK2就给出了答案。该弹采用了全新的隐身外形、全新的气动布局和新型的制导系统,其射程大增,突防能力提高。更重要的是,它完全能够装入苏-57战机的内置弹仓内,成为该机新一代机载武器之一。从这一点来看,歼-20恐怕还要加油了。
Kh-59是一款经典的空对面武器,注意其前部的反安定面。
全新的隐身结构
在Kh-59MK2诞生之前,Kh-59家族导弹采用的是传统轴对称的旋成体弹体,弹体头部安装有4个大型反安定面,尾部同样装有4个更大型的翼面,控制舵面位于尾翼后端,小型涡轮喷气发动机外挂于弹体尾部下方。这是一种最为常规的弹体设计,并未考虑任何隐身性能。特别是其外吊的发动机,其涡轮叶片将成为重要的雷达反射源。另外,由于翼面较大且不可折叠,整个导弹的占用空间很大,只能外挂于大型战机。
头部进行了复杂的隐身修形,弹体采用非圆截面弹体,隐身性能较好。
而新的KH-59MK2一大特点在于隐身。该弹则采用了非圆截面外形,这种弹体有着雷达散射截面积较小的天生优势。更重要的是,设计人员对导弹头部进行了隐身优化,其头部复杂的多曲面外形可以将正向RCS降至最低,其传感器窗口也较为平滑,可能采用了金属镀膜工艺,进一步降低的RCS。该弹取消了之前采用的四片大型反安定面,而改用了折叠式的两片大展弦比弹翼。其TRDD-50(36MT)小型涡轮风扇发动机内置于弹体,并且采用了嵌入式进气道,避免了涡轮叶片直接暴露于雷达波下。种种隐身处理,使其成为一种名副其实的隐身导弹。
俄罗斯高层也很关心这种导弹哦。
其战斗部重量根据不同类别的战斗部而不同,如果采用高爆战斗,重量为310公斤,另外,该弹还可使用子母式战斗部。
增加的最大射程
Kh-59系列导弹的早期型号最大射程约110公里,其改进型的射程不断提高。到了Kh-59M2E,其最大射程已经达到了140公里,Kh-59MK则达到了285公里,而最新型的Kh-59MK2,其最大射程飙升到了290公里。尽管这个射程无法和欧洲的“金牛座”、“风暴阴影”相比,但是要知道,Kh-59MK2是一种可以放到隐身战机的内置弹舱里的导弹,其体积和重量都受到极大限制,其发射重量770公斤(Kh-59MK为930公斤),弹体长4.2米(Kh-59MK弹长5.7米),翼展为2.4米(Kh-59MK为1.3米),直径0.38米(弹头部分0.42米),不仅比较早的型号小一圈,更是远远小于欧洲的类似导弹。实际上,该弹射程较低也不算是太大的缺点,因为该弹由隐身战机搭载,毕竟隐身飞机本身就拥有很强的突防能力。另外,有分析认为,这个射程实际上是为了满足出口条约而有意进行了限制,其自用型号的射程更远,这从理论上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全新的气动布局使得该弹射程大增。图片来自于网络。
Kh-59MK2之所以射程能够大幅增加,重要原因在于该弹采用了全新的气动布局。首先,它采用了两片大展弦比的采用低阻翼型的折叠式弹翼,展开后翼展为2.5米,几乎是老型号的两倍,使得整个导弹成为一种典型的飞航布局导弹。这种布局是目前远程对地打击、反舰导弹的主流布局方式,其特点在于升阻比高,但是机动性欠佳。尾舵为X型,X型尾舵的操纵和结构较为复杂,但是它通过四个舵面的共同作用来控制导弹的俯仰和滚转,更为精准,另外X型尾舵的外形尺寸较小。
非圆截面外形充分利用空间,便于放入苏-57弹舱,而且隐身性能较好。
升级的制导系统
Kh-59MK2的精度(圆概率误差)为3米,和之前的型号相比基本差不多。但是,其制导系统却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KH-59之前的对地打击型号基本采用电视+指令制导,有些型号再中段增加了格洛纳斯卫星制导。但总体来看,对地打击型都需要武器控制官进行遥控,而其遥控距离最大为170公里,这就对载机的飞行路线和区域提出多限制。而且对武器控制官的要求很高。更麻烦的是,早期的Kh-59的遥控系统频率点受限,在同一空域只能同时制导两枚导弹,否则就会发生互扰,而新的导弹采用复合制导方式。中断采用惯性制导、格洛纳斯卫星制导、地形匹配的复合制导方式,末端采用景象匹配制导方式。其导引头为一部高分辨率的红外成像导引头,可在夜间工作,其对目标拍摄,然后对比预先存储的目标图像,匹配成功后可拉起对目标俯冲攻击。
传统的Kh-59根据用途不同采用电视、雷达导引头和指令制导方式。而最新型号则使用了更先进的图像匹配制导方式。
由于采用了飞航式的导弹布局形式,其控制方式也跟着发生了变化。其机动时采用了“倾斜转弯”方式(BTT即bank-to-turn),导弹首先绕自身轴线滚转,将弹弹翼和高升力体弹身产生的升力方向指向机动目标方向,再以全动垂尾的调整转向目标,转向目标后再将弹体调平。实际上和飞机的机动方式很相似。而之前的轴对称气动布局的Kh-59则采用侧滑转弯(STT skid-to-turn)的机动方式,其自动驾驶仪的俯仰、偏航和滚转三个通道可以单独设计,相对简单。而Kh-59MK2这种非圆截面外形只有一个最大升力面,用来提高导弹的升阻比,加之飞航式布局,以及进气口进气效率要求侧滑小、攻角小,所以在使用STT控制方式就有些不适合了,这也是使用BTT的原因。复合制导系统和新的控制律的采用,使导弹实现了发射后管,从某种程度上提高了载机的生存性。
侧倾转弯示意图。
全新的研制理念
Kh-59MK2导弹由俄罗斯战术导弹武器集团研发,该公司成立于2002年,通过合并重组,在原先的6家航空航天公司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目前俄罗斯几乎所有的空对地、空对空导弹均由该公司研发。
Kh-59形成了系列化发展的理念。
该公司成立后,一改苏联时期各个设计局各自为战、导弹型号繁杂、重复建设、重复发展严重的局面,不仅能够集中力量发展出更好的型号,更简化了导弹的型谱。该公司成立以来,极少推出全新代号的导弹,而是在原有的导弹基础上,继承其成熟的设计和技术,通过新技术的采用,使其性能得到代的跨越。Kh-59MK2就是典型的例子,奇整个导弹外形、控制机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发动机仍然采用原来的发动机,而制导系统则移植了战略巡航导弹的制导系统。需要注意的是,2009年的莫斯科航展期间,俄方也曾展出一种代号为Kh-59MK2的导弹,那个型号只不过是Kh-59MK的小幅度改进型,后来再无下文。
2009年的莫斯科航展期间,俄方也曾展出一种代号为Kh-59MK2的导弹,那个型号只不过是Kh-59MK的小幅度改进型,后来再无下文
俄罗斯战术导弹公司网站上对Kh-59MK2的介绍,还是早期的那个小幅度改进的型号。
俄罗斯在一种经典导弹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换代的做法,同苏联时期隔一段时期便研制出众多性能相当、功能相似、布局各异的导弹的做法完全不同。这既是俄罗斯缺乏足够资金的真实反映,实际上也更符合世界各国的导弹研制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