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特工突然遭遇,对方如何被发展成我方“内线”?

2018-04-26 08:21
  • T大

当两支分别来自彼此敌对的侦察部队遭遇后,会发生什么情况?得益于时下相关军事题材影视作品的普及,以致不少非军迷朋友也能想到结果:经过短暂而惨烈的交火之后,一方落荒逃走;或者一幅更为惨烈的场面,双方在战斗过程中同归于尽。当有人提出,还有一种可能,即双方先是坐下来"促膝长谈",然后,其中一方的成员便成为对方的"线人"。相信,不少人难以认同第三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毕竟,其与"常识"相悖甚远。

其实,这种看似不大可能发生的情况在三十年前还真出现过。而且,就发生在中国云南边陲的某个小村里。

1988年6月的一个清晨,我赴滇参战某师侦察大队副队长王金星和侦察参谋李绍云离开驻地朝不远处的小山村走去。当时,中越边境地区大规模战事虽然逐渐减少,但形势依然很紧张。而王金星他们要去的那个小村子,距离国境线不过百余米,其中一户姓吴的边民,和越南方面有些往来。因此,王金星和他建立了联系,经常从他那里了解一些越军的情况。

不过,当王金星他们进入吴家的那一刻起,立即感受到了今日的情形不同以往。老吴并没在家,但他的床上躺着一个衣着整洁、梳着背头的中年男子,床的另一头还坐着两个年轻男子。这些人看到两个身着作战服的中国军人闯进来,"腾"站起身来,一付不知所措的样子,而老吴的老婆更是紧张得说不出话来

屋内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是敌人!"当这一念头在王金星脑子里闪过时,手下意识地握在了腰间的手枪上。但也就是一瞬间,他又迅速冷静下来。在敌情迅速做出分析判断之后,王金星意识到,虽然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古训,但真打起来,他和李绍云可以凭过硬的本领制伏眼前屋子里的那三个人,但不确定周围还有没有敌人的援兵。不行,硬拼不得!想到这里,王金星的主意有了。他面带微笑的向几个越南人打了声招呼后,就带着李绍云走出了房间。在屋外的短暂思考中,贸然离开的方案也被王金星否定了。因为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这样做的后果同样难以预料。最后,王金星决定先和这几个敌人周旋一番,好见机行事。于是,他先让李绍云去找老吴,自己则把顶了膛的手枪揣在衣兜里,返身又进了屋。

王金星径直走到那个中年男子不到半米的地方坐下,这样做,不但可以在精神上震慑对方,还能在敌人若进行顽抗时自己能够将其领头者干掉。他掏出烟盒,给对方每人扔了一根后,自己也掏出一根烟点然后吸了起来。利用眼睛的余光,王金星察觉到那几个越南人在点烟时,手一直发抖。有门儿!他用当地的"土话"说道,"不要害怕,你们的身份我知道,但在老吴家里,我不想抓你们"。当对方的表情开始放松后,王金星继续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他从当年毛泽东主席和胡志明主席共同缔造的中越友谊谈起,一直谈到我军现时的敌工政策。王告诉他们,哪怕是越南军官,中国军队也是区别对待的。只要不采取敌对行动,大家一样可以"交朋友"。就在几个越南人对王金星的一番话频频点头之际,李绍云和老吴走了进来,后面还跟着两个边民打扮的越军。虽然此时老吴家的敌我对比变成了五比二,但王金星却并没有停止讲话。他对两个新进来的越军说到,"你们是一起的?坐下吧"。看到自己的上级被训得俯首帖耳,两个"新人"也站在了一边老老实实地接受"现场教育"。

敌人被稳住之后,王金星继续介绍我军的政策。以后,又经过几次接触,其中的2个人最终被发展成为内线,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情报。

这是一次我军敌工工作的经典范例!其成功的基础,建立在王金星的胆大心细之上。

本来,当双方在一个狭小空间内仓促遭遇后,很多人即便不是像那几个越南人那样六神无主,也很可能在高度紧张的情况下抄起武器大打出手。关键时刻,一名侦察兵所必须的"头脑冷静"发挥了作用。

就像上文所云,就算王金星和战友在吴家解决了三个敌人,也不能确保他们两个人一定能够对付外面那两个听到枪声后迅速赶过来增援的越南"便衣"。但"不能硬拼"绝不意味着就此放弃、退缩。必须与对方斗智斗勇!在这发面,中国军人再次占了上风。王金星在做好最坏打算的前提下,重返"虎穴"。在与优势敌人周旋的同时,留心观察对方的表情、举止上的细微变化,及时反馈到"心理攻势"当中,最终发取得了战场上所取不到的战绩。(文/刘明昭)

责任编辑人:张岩松 PN02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