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公安局2月28日发布《通告》称,全国“两会”期间天安门周边200公里全面禁飞无人机。那么,各国除了立法规范和约束无序甚至违法使用行为外,到底有哪些“黑武器”能用来对抗“黑飞”无人机呢?
素以高科技著称的美英等国,对付无人机的方式也非常高科技:发射电磁波干扰,直接切断无人机信号。图为英国Blighter Surveillance公司研制的无人机防御系统(AUDS),据称这款高大上的军事级反无人机装备,已在朝韩非军事区(DMZ)进行了测试。
美国Battelle公司研制的无人机狙击枪名Drone Defender。该枪前端装有一根白色杆状天线,通过发射电磁波,定向干扰GPS与遥控信号,切断无人机与控制器间的信号通道,令飞行目标降落。每一发“子弹”以点射的形式发出,冷却启动不到0.1秒,可持续工作5个小时。尽管有效射程仅为400米,但应对常见的4轴或6轴飞行器已经足够了。
以色列Rafael公司研制的“无人机圆顶”系统,原理与之前两款相同,范围介于民用与军用之间。
英国的一款名为Skywall 100的肩扛式火箭筒,对抗无人机采用的是更直接的硬杀伤——用网。这款肩扛式气动火箭筒和军用的反坦克火箭筒、肩扛式防空导弹非常相近,但个头很大,将近10公斤。但与RPG等化学燃剂火箭发动机推进的武器不同,Skywall 100型发射管尾部安装有一个高压储气瓶,可以催动弹头发射到100米的高空。弹头到达预定空域后:根据系统的智能设定和计算数据自动倒计时,在弹头爆裂开后弹射出一张网;然后将无人机捕获;最后打开降落伞,将网住的无人机带回地面。
而用网的方法也被其他无人机采用,以无人机对无人机,在空中展开追捕之战。
为了对付体积小又擅长低空飞行的无人机,荷兰人民也是绞尽了脑汁。荷兰警方发言人丹尼斯·亚努斯公开表示:荷兰警方从2015年初便开始试验用鹰擒获“不听话”的小型无人机;“警鹰”编队将由100名警官组成,定于2017年夏天正式开始工作。